健康百分百聯合診所

衛教文章

為什麼要大腸癌糞便篩檢??

分享到

糞便潛血檢查,可降低 2-3成大腸癌死亡率。

大腸內的腫瘤或息肉,受到糞便摩擦而出血,血液因而附在糞便表面排出,經採 集表面糞便送至檢驗室檢驗,即可測出是否含血液。

在台灣地區,每年約有八千多人得到大腸癌,並有超過四千人因大腸癌死亡,且呈每年快速增加的趨勢,現已居所有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位。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,且治癒率很高的癌症。

根據統計,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,存活率高達90%以上。
大腸癌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,因此如能早期發現腺瘤瘜肉予以切除,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。根據歐美國家研究顯示,實施糞便潛血檢查可以降低30%的大腸癌發生率,糞便潛血檢查(FOBT)是檢查糞便中是否有血,糞便潛血檢查大多是用免疫法,不需飲食限制,因此相當簡單方便,但糞便潛血檢查並非百分之百,所以當有任何異狀時,仍應找專科醫師做必要檢查。如果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時,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,其好處是檢查過程如有發現病兆或瘜肉時,可以直接取樣做切片或是將它切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