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百分百聯合診所

衛教文章

疥瘡

分享到

瘡是由疥蟲所導致的皮膚病,牠是一種小到肉眼看不見的皮膚寄生蟲,大概只有0.3mm,以人傳人及動物傳人方式傳播,在人群密集的環境,傳播特別快速,如:長期照護機構、監獄、軍隊及宿舍。因此病人必須儘速進行治療,避免造成大流行。

疥蟲會寄生在皮膚表皮角質層,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,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,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,包括:手指間、腳趾縫、腕、肘、腋下、腰、乳頭、陰莖、屁股等。傳染方式藉由接觸病人的皮膚、衣物、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染,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。病人感染後即使症狀尚未出現也會傳染,在疥蟲與卵全部清除前仍具傳染力,疥瘡傳染性很高故病人應格外注重個人清潔衛生。

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,至夜間時更為嚴重。感染疥蟲後,人體對疥蟲及其排泄物產生過敏反應,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斑、丘疹、等症狀,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,引起細菌感染。第一次感染約 2至 6週才會出現症狀;若為二次感染,症狀約 1 至 4天就會出現。

• 經醫師診斷確定後,使用滅疥蟲藥物,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,全身都要塗到,不應只塗抹發癢部位
• 疥蟲離開身體 2至 4天後即會死亡,故治療開始於投藥過程 3天內,病人使用的床被單及衣服均須用60°C以上的熱水清洗,並以  烘乾機高溫熱風烘過或用熨斗燙過ㄧ遍才可把蟲卵消滅;若無法清洗或乾洗的衣物,需密封於塑膠袋隔離兩週。病人衣物應與未罹 病者分開處理,並持續高溫處理至病人藥物停止使用為止。
• 除去疥蟲及卵後,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,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,以緩解不適症狀。若治療後2至  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,需要再次治療。
• 初次感染疥瘡約2 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,然而無症狀時也具有傳染力,因此若疑似感染,可先塗抹藥物治療。
 1.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,每天洗澡和更換清潔的衣服,避免與他人共用衣物。
 2. 病人及接觸者(尤其親密接觸者)都必須接受治療。
 3. 每天應更換床單及被單,維持週遭環境衛生。
 4. 避免接觸病人的皮膚、衣物及床舖,房間必須徹底清理。
 5. 需將指甲修剪平滑,避免因搔癢抓破皮膚,導致傷口感染,如需接觸請戴手套,處理完畢請立即洗手。